工件變形是淬火過程中易產生的缺陷,嚴重的變形別是開裂,會使工件報廢。有些變形雖然可通過機械加工或矯直措施加以解決,但這必將增加工件加工過程的工作量,所以在保證技術要求的同時,限度地減少工件的變形及防止開裂是進行淬火操作時必須加以考慮的重要課題。
水基淬火油是常用的淬火介質,適用于大部分工件的熱處理淬火。熱處理淬火零件變形原因主要是由工件內部產生的內應力造成的。根據內應力的形成原因不同,內應力分為熱應力和組織應力。
工件在加熱和或冷卻時由于不同部位存在著溫度差別而導致熱脹和或冷縮不致所引起的應力稱為熱應力。熱應力引起工件變形點時:使平面邊為凸面,直角變鈍角,長的方向變短,短的方向增長,句話,使工件趨于球形。
我公司注于淬火介質產品研發(fā)、生產已有十多年時間,有豐富的淬火熱處理經驗,針對熱處理時工件變形總結了以下幾方面原因:
不均勻加熱引起的變形—加熱速度過快、加熱環(huán)境的溫度不均勻和加熱操作不當均能引起工件的不均勻加熱。加熱的不均勻對細長工件或薄片件的變形影響十分顯著。這里說的不均勻加熱并不是指工件表面和心部在加熱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溫度差,而是指由于種種原因工件各部分存在的溫度梯度的情況。
加熱溫度對變形的影響—淬火加熱溫度通過改變淬火冷卻時的溫差,改變淬透性、Ms點和殘余奧氏體的數量而對淬火變形發(fā)生影響。淬火加熱溫度的提高了淬透性,增大了淬火冷卻時的溫差,提高了熱應力,有使內孔脹大的傾向。
工件淬火過程圖片淬火冷卻速度對變形的影響般來說,淬火冷卻愈激烈,工件內外和不同部位(截面尺寸不同的部位)溫差愈大,產生的內應力愈大,導致熱處理變形增大。這是因為冷卻初期工件內部仍處于高溫狀態(tài),塑性好,在瞬時熱應力作用下,心部因受多向壓縮易發(fā)生屈服而產生塑性變形。
針對淬火時工件變形的原因,在熱處理時可采用合理的鍛造與預先熱處理,針對不同工件選擇正確的淬火工藝,其中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淬火介質,才能達到淬火的預期果。